观景木桩防腐处理后的效果检测需结合物理、化学及生物手段,确保防腐剂渗透深度、分布均匀性及长期防腐性能。以下是主要检测方法:
1. 物理检测法
(1)目测与敲击检测:观察木桩表面颜色是否均匀(防腐剂通常呈绿色或褐色),检查有无开裂、变形或霉斑。敲击木桩,声音沉闷可能预示内部腐朽。
(2)渗透深度检测:使用钻孔取样器在木桩不同部位取样,通过染色剂(如碘化钾显色法)或紫外线照射(部分防腐剂含荧光成分)测量防腐剂渗透深度。根据GB/T 22102-2008标准,渗透深度需≥85%断面厚度。
2. 化学分析法
(1)实验室检测:取芯样送至实验室,通过原子吸收光谱(AAS)或液相色谱(HPLC)定量分析防腐剂有效成分(如铜、硼、唑类化合物)含量,对比CNS 14475或A标准判定达标率。
(2)现场快速检测:采用电导率仪测定木材含水率(需<20%),或使用防腐剂残留试纸进行半定量检测。
3. 生物试验法
(1)抗真菌测试:按GB/T 13942.1标准,将处理后的木块置于褐腐菌(如密粘褶菌)和白腐菌环境中,28℃培养12周后测算质量损失率,要求≤5%。
(2)防虫测试:暴露于白蚁活跃区域6个月,观察蛀蚀等级,或实验室模拟测试(如台湾乳白蚁攻毒试验)。
4. 长期性能
安装后每半年进行跟踪检查,重点监测与土壤接触部位、接缝处及阴面区域的腐朽、虫蛀迹象,结合红外热成像检测湿度异常区域。
注意事项:检测需区分防腐剂类型(CCA、ACQ、铜唑等),不同药剂检测指标存在差异。同时需考虑环境因素(如酸碱雨、紫外线)对防腐剂流失率的影响。建议施工前保留未处理木样作为对照,确保检测结果可靠性。